技术文章
新闻资讯
INFORMATION CENTER
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揭秘!海水盐度监测如何撑起海洋 “保护伞”
揭秘!海水盐度监测如何撑起海洋 “保护伞”
  • 127次
  • 2025-02-13

  海水盐度作为海洋环境的核心参数之一,对海洋生态、气候系统以及人类的海洋活动等方面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。依据《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6部分:海洋水文、气象与海冰》HY/T 147.6 - 2013标准中的温盐深剖面仪法,我们能够精确地对海水盐度展开监测。接下来,将从海水盐度监测的必要性、具体监测方法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与海洋资源开发的关联等方面深入探讨。




  永利3044noc是第三方检测机构,可提供一系列海洋监测及海水盐度监测服务,并出具权威报告。


  海水盐度监测的必要性


  从气候调节层面来看,海水盐度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不同盐度的海水密度各异,这驱动着海水的流动,进而形成大洋环流。大洋环流犹如地球气候的“调节器”,对全球热量和物质的输送起着决定性作用。比如,北大西洋暖流将低纬度的热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高纬度地区,深刻影响着沿岸地区的气候。而海水盐度的细微变化,就可能改变暖流的强度与路径,从而对全球气候格局产生连锁反应。因此,通过监测海水盐度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,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。


  在海洋生态系统方面,海水盐度是众多海洋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关键环境要素。不同的海洋生物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存在显著差异。一些狭盐性生物,如珊瑚、某些贝类等,对盐度变化极为敏感,即使是微小的盐度波动,都可能对它们的生存、繁殖以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。而广盐性生物虽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相对较宽,但也有其适宜的盐度区间。监测海水盐度,有助于我们精准掌握海洋生物的分布、迁徙以及生态变化规律,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坚实的支撑。


  海水盐度监测方法 - 温盐深剖面仪法


  1、适用范围


  此方法适用于近岸、近海、远海以及大洋海域的定点海水盐度剖面监测,能够满足不同海域、不同监测需求的多样化场景。


  2、技术要求


  - 监测要素:主要包括水温、电导率和深度。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监测,为准确计算海水盐度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。


  - 单位与准确度:水温单位为摄氏度(℃),准确度达±0.02℃;电导率单位为毫西门子每厘米(mS/cm),准确度为±0.005 mS/cm;深度单位为米(m),准确度需满足相关规定,确保数据的高精度。


  - 监测层次:监测层次宜遵循GB/T 12763.2 - 2007中表2的规定,也可根据具体的监测任务灵活确定,以适应不同的监测目的和要求。


  3、监测步骤


  - 监测准备:需对仪器、下放架、绞车、吊挂装置以及通讯设备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,确保其性能正常;在仪器投放前,要按照规定测量现场水深;合理设置仪器采样模式,若为深度模式,采样层深间隔宜为0.1 m,若为时间模式,采样时间间隔宜为0.1 s;同时,要确保仪器电缆接口处的水密性。


  - 仪器投放:投放前开启仪器工作电源,下放时入水位置要避开机舱排污口等污染源,根据现场测量的水深确定下放深度,避免仪器触底;将仪器吊放至海面以下,使传感器充分浸入水中感测至少3 min;对于实时显示的仪器,下放前记录传感器在水面时的深度或压强值,对于自容式仪器,依据采样间隔在水面记录至少三组数据后再开始下放,并准确记录仪器下放的开始时间,下放速度控制在1.0 m/s左右,若船只摇晃剧烈,可适当增大下放速度,但不宜超过1.5 m/s。


  - 仪器回收:监测结束后,以1 m/s的速度回收仪器;当仪器回收至接近水面时,停留于水下,直至仪器旋转微弱或停止后提出水面,并记录结束时间;若海况恶劣,将仪器停留在近海面5 m左右,观察船只摇晃规律,待船只处于平衡状态时迅速回收仪器;仪器回收至甲板后,及时关闭工作电源。


  - 工作记录:在监测期间,详细填写工作记录表——温盐深剖面仪法。


  4、数据处理


  每次监测结束后,及时导出原始数据,并将其转化为盐度数据,同时对原始数据和转化后的数据进行备份,准确记录数据存储路径;以仪器下放时监测到的盐度数据作为正式测量值,仪器上升时获取的数据作为盐度数据处理时的参考值;标准层的盐度可通过标准层上下相邻监测数据进行内插求得;若发现下放时深度数据出现反方向变化,需将此类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并予以剔除。